审计工作关系着国有资产的安全,关系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而审计整改,是国有企业面对审计查出问题自我纠错的良好机制,在企业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审计整改并不是简单将上级单位下发的整改通知、问题清单等转发至相关单位,国有企业审计人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需仔细阅读整改通知中的各项要求,注意整改方案、整改报告、佐证材料的报送要求及报送时限,以及立行立改、持续整改型问题的整改时限等,存疑之处及时和上级单位沟通联系,按要求开展审计整改工作。此外,国有企业审计人员必须熟知关于审计整改的相关管理办法,掌握办法中不同情形下的整改措施,用制度去督促和协调相关单位开展整改工作,使整改方向和整改思路不偏离。
其次,应不断加强审计宣传,促进负责整改单位充分认识审计整改的重要性,督促其认真落实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自觉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国有企业审计人员和负责整改单位保持沟通联系,收集负责整改单位整改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意见反馈,引导其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明确整改方向和着力重点,并结合制度规定与实际情况,为其开展整改工作提供帮助。
最后,以上级单位对整改的要求审阅相关单位提交的整改报告及佐证材料等资料,并完善审计整改台账,将相关问题的整改结果逐项登记;对持续整改型问题,持续跟踪,定期收集整改进度情况并报送上级单位,直至整改到位。
审计工作是国有企业风险“防火墙”、发展“助推器”。作为审计人员,对审计整改做到“心中有数”方能更好督促和协调整改工作的开展。审计是一种方式,最终的目的是“以审促改”,通过做好审计的“后半篇文章”达到“以改促质”的效果。
赣公网安备36010502000110号